近年來,路面分公司試驗室加強了瀝青混合料后場拌合與前場攤鋪碾壓的考察聯系,并加強探究原材料性質和瀝青混合料拌合特性的聯系。在瀝青混合料拌合產量不斷穩步提升的情況下,試驗室的工作量不斷增加。為了及時把握質量情況,匹配生產發展和工程建設的需要,試驗室工作人員在遵循試驗原理和試驗規程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真抓實干。
結合具體工作情況,例如,細集料有一項重要的指標叫做砂當量,該指標的好壞對瀝青路面質量會產生很大影響。根據試驗規程,砂當量試驗從原材料取樣到檢測結果出來至少需要6小時。在施工過程中,拌合瀝青混合料的原材料耗用量很大,倉儲容量也有限。在此情況下,迅速判定運來的細集料是否合格顯得較為迫切。一旦判定合格,讓合格的集料用于拌合混合料,就可以保障正常的生產進度。在實際試驗過程中,常常不必要知道具體的測試結果,只需要知道原材料的檢測指標是否處于合格的范圍。在此理念下,通過積累的大量試驗數據控制質量誤差,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得到砂當量是否合格的判定。再如,對于集料和瀝青混合料的級配,無論是采用干篩法還是水洗法,具體過程都需要耗費6個小時以上。通過測定一定時間內干篩法和水洗法之間的級配誤差,可以得到誤差校正數據表,這樣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得到用于調整混合料拌合級配的足夠精確的數據。還有在瀝青指標、混合料空隙率等方面,試驗室都做了大量的試驗數據分析,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瀝青混合料的質量管理工作。
|